北方寒冷地区首条跨海沉管隧道 大连湾海底隧道建成通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5-06 09:52:15


(相关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丰家卫 通讯员 肖明葵 连建龙

日前,由中国交建联合体投资,中交四航局参建的北方寒冷地区首条跨海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顺利建成通车,为大连市增加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全长12.1公里,工程主线5.1公里,其中海底沉管隧道全长3公里。海底隧道部分设计双向六车道,时速60公里。中交四航局负责海底隧道段全部沉管共18节沉管的预制、一次舾装、干坞灌排水等施工任务。

大连湾海底隧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项技术条件复杂、环保要求高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根据设计,大连湾海底隧道共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干坞法施工。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宽33.4米,高9.7米,重量高达6万吨。相比于港珠澳大桥每个管节8万吨的重量和工厂法预制,大连湾海底隧道施工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而北方冬季低温环境预制沉管则是中国沉管隧道建设史上的首例。

“大连冬季室外温度接近零下20摄氏度,混凝土在浇筑两天过后内部温度因水化热反应后不断释放热量最高可达到55摄氏度,内外75摄氏度的温差。如果预制沉管养护不当,寒风将趁虚而入,使混凝土表面温度急速下降产生温差裂缝。”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二工区总工申昌洲在施工日志中这样写道。

为解决混凝土控裂缝难题,项目建设团队从混凝土配合比上下功夫,最终配置出满足沉管施工工艺性能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保障了大桥使用寿命120年的耐久性要求。时任项目经理彭远续带领技术团队结合当地气温、湿度等参数,进行了126次的混凝土配比模型试验,最终选取出最佳设计配合比,为打造百年品质工程奠定基础。

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预制场临近海域,沉管预制施工对附近海洋环境的影响受到多方关注,为此对项目的生态环保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干坞预制场与大连黄海侧海域仅一门之隔,沉管预制实施灌水作业时,预制场内的大型设备与海水“亲密接触”无可避免,模板液压系统上的部分液压油若得不到有效管控,待到沉管出坞时,油污便会随着预制场内海水流入大海,海洋生态环境势必受到污染。项目建设团队摒弃了传统使用油污清洁剂消除液压油的方法,围绕液压油污染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别具匠心的提出采用吸附力强的揽油索吸附液压油的技术思路,巧妙解决沉管灌水作业油污污染难题,守护了大连蔚蓝的海水。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手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