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城市“活”起来 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成都路径
来源:封面新闻    时间:2023-08-29 09:28:31

杨丹梨鹭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实习生 施媛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组织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申报,共评选出综合基地10家。其中,成都市成功入选,是西部唯一入选的城市。

公园里的智能机器人给游客当“导游”,AI自动生成突发交通事故报告,锦江绿道上的灯可以根据天气自动调节亮度……这些高科技的场景,正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真实上演。

这些画面背后,是成都积极推进智慧蓉城建设的成果。近年来,成都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为抓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棋”,盘活整座城市的社会治理,绘制出城市社会治理火力全开的宏伟蓝图。

青龙湖湿地公园智慧驿站

开展12个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

2021年,成都作为西部唯一入选城市被评选为综合基地,仅是成都市智能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几个月后,2022年2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的发展定位。

从确定方向到细化方案,成都市秉持着“科学”的原则,邀请了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和中央网信办专家委员会进行指导。《成都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工作分工方案》等文件的印发,则标志着成都智能社会治理建设开始深入细化。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成都综合基地未来将围绕智慧蓉城建设,拟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12个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创新,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

天府绿道管理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基地的建设不仅将打造智能社会治理的典型场景,还将助力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新兴产品和高层次人才的涌现,为推进超大城市乃至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成都智慧和力量。

从“大脑”到“神经末梢”

智能治理为市民带来全新体验

智能社会治理,在成都有着诸多实践。早在2013年9月,成都锦江区水井坊街道就启动了全省首个智慧社区试点项目,建立联网智能监控系统;2018年,成都成华区老旧社区新鸿社区为井盖装上“智慧芯片”,为单元楼装上智慧门禁,考虑线路老化易着火而设置了烟雾燃气智能感应。

2022年,成都市常住人口已达2126.8万人,已成为全国7个超大城市之一。数字化为超大城市治理带来了积极作用,从“大脑”到“神经末梢”,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嵌入成都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作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内容,天府绿道融入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能够与游人互感、互知、互动的智慧绿道。比如,青龙湖湿地公园,智能健身跑道、智慧健康驿站、智能机器人、全息餐厅等已经给市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成都市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成都还将在不同领域继续深入拓展。

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

打造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

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充分发挥它在社会治理的作用,既是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变革的必然,也是社会治理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革命的大势所趋。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智慧蓉城运行管理平台就是成都给出的时代答案。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整合汇聚城市数据资源,是提高成都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一网统管”的“牛鼻子”工程。

根据《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该管理平台已整合了105条市级非紧急救助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集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12345热线、2325个各级政府负责人网络信箱、微信、短信等于一体,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语义分析等技术,是覆盖了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到2025年,智慧蓉城将基本完成“1133”总体架构建设,即一个数字基座、一个智慧蓉城运行中枢、三大重点智慧应用领域、三大支撑体系,让城市变得“更聪明”。

民之所想所需皆为治。于成都而言,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实验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将在促进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同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成都模式,贡献成都智慧。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手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